徐建国院士:防范X传染病发生风险,需要从被动防治转为主动防御
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徐建国在第二届保亭健康医学大讲堂的分论坛上提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微生物被带入人类生活圈,增加了未知传染病暴发的风险,病原体的准确识别是防控传染病的关键。
徐建国院士介绍,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比如野生动物里携带大量的病毒,每年从冰川融水里面会释放很多微生物,海洋哺乳动物里面有很多未知的细菌和病毒。“人类分离到的病毒,不到病毒种类的1%,99%是未知的。2017年结束的一项课题研究显示,我国目前仍存在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类似SARS的新发冠状病毒、艾尔博特埃希氏菌等17种新的传染病暴发风险。”
“我们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一旦病原体未知或误判,将严重影响治疗与防疫效果。因此,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体系,保持技术领先与创新,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徐建国院士结合了新冠病毒、鼠疫、霍乱等典型例子,从传播模式和结构等方面介绍了X传染病的分类、来源以及应对X传染病的技术指标等内容。